單片機解密,芯片解密,IC解密,加密狗復制,PCB抄板 中文版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芯片程序 PCB抄板 加密狗復制 軟件漢化 PCB量產 PCB LAYOUT設計
深圳思馳科技有限公司聯系人:劉工手機:13480151328電話:0755-83048995傳真:0755-83045278郵箱:pcbic80@126.com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布龍路168號富豪花園榮興商務中心302室(地鐵環中線坂田站A出口,坂雪崗大道與布龍路交匯處)
5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再傳佳音,該校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陳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遠距離的量子態傳輸方面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實驗刷新世界紀錄,首次實現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兩個地面站之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向構建全球化量子信息處理和量子通信網絡邁出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于4月26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利用星載糾纏源向遙遠的兩地先進行糾纏分發,再進行量子態的制備與重構,是實現遠距離量子態傳輸的最可能路徑之一。然而,由于大氣湍流的影響,光子在大氣信道中傳播后,實現基于量子干涉的量子態測量是非常困難的。在以往的實驗中,量子態傳輸的制備方都是量子糾纏源的擁有者,無法真正意義上由第三方提供糾纏來實現先分發后傳態的量子態傳輸。2016年,隨著“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研究團隊首先實現了千公里的雙站糾纏分發,“墨子號”平臺為量子通信實驗提供了寶貴的糾纏分發資源。
為了克服遠距離湍流大氣傳輸后的量子光干涉難題,實驗團隊利用光學一體化粘接技術實現了具有超高穩定性的光干涉儀,無需主動閉環即可長期穩定。利用該技術突破,結合基于雙光子路徑-偏振混合糾纏態的量子隱形傳態方案,在相距1200公里的云南麗江站和德令哈地面站之間完成了遠程量子態的傳輸驗證。實驗中對六種典型的量子態進行了驗證,傳送保真度均超越了經典極限。此次誕生的千公里距離為目前地表量子態傳輸的最新世界紀錄。該工作為未來構建全球化的量子信息處理網絡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