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解密,芯片解密,IC解密,加密狗復制,PCB抄板 中文版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芯片程序 PCB抄板 加密狗復制 軟件漢化 PCB量產 PCB LAYOUT設計
深圳思馳科技有限公司聯系人:劉工手機:13480151328電話:0755-83048995傳真:0755-83045278郵箱:pcbic80@126.com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布龍路168號富豪花園榮興商務中心302室(地鐵環中線坂田站A出口,坂雪崗大道與布龍路交匯處)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糾纏的高效率“提純”,未來可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恒教授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盛宇波教授等人合作,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了確定的糾纏純化,純化效率在理論上可提高10億倍,為未來高效率量子中繼提供有力技術支撐。該成果已在線發表于國內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國際期刊《科學通報》(英文版)。
盛宇波教授對澎湃新聞稱,量子通信的優勢就是感知竊聽,通過檢測誤碼率來判斷有無竊聽。與經典通信類似,量子通信在傳輸時,也會受環境噪聲影響而退化。噪聲導致光子丟失,或者信號出錯,產生誤碼率。
“如果噪聲也產生了誤碼率,就會使得我們無法區分是噪聲引起還是竊聽引起,所以會威脅通信安全。”盛教授表示。
而量子糾纏的純化效率提高,可以有效提高通信效率,從而更好地發揮量子通信能感知竊聽這一優勢,可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據了解,由于其重要性,量子糾纏純化的理論已吸引諸多國際科學家的關注。在此前國外的相關實驗中,為了提高保真度,需要重復純化大量的低保真度的量子糾纏,且此種純化存在失敗率,效率低,速度慢。美國科學院院士米哈伊爾·盧金也曾指出,對長距離量子通信來說,受限于糾纏純化效率,第一代量子中繼速度變得非常慢。
盛教授向澎湃新聞介紹,此次研究的理論部分是由南京郵電大學團隊負責,實驗部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負責。“提純”實驗主要借助了光學設備,超糾纏源,探測器,以及線性光學元件來實現。量子糾纏純化的具體操作從理論上來講,都是控制非(CNOT)門。
而該實驗的理論最早源于2010年——盛教授和其導師鄧富國教授當時發表在《物理評論A》(PRA)上的確定的糾纏純化理論。
不同種類的量子糾纏,抵抗噪聲的能力也不同。例如,極化糾纏較易操控,可用于編碼,但傳輸過程中易受噪聲影響。而空間、時間、頻率糾纏較為穩定,不易受噪聲干擾。
據此,兩位教授首先構造空間—極化兩個自由度的超糾纏,用不易受噪聲干擾的空間糾纏,來“提純”極化糾纏。純化后,空間糾纏消失,但能獲得高質量的極化糾纏。盛教授解釋,空間糾纏和極化糾纏都可用于量子通信。
根據這一理論,此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的兩個團隊合作,首先在實驗室制備了空間—極化超糾纏。隨后,實驗團隊在極化糾纏上加上噪聲,再經純化操作后,極化糾纏的保真度從0.268一下就提高到0.989。
據盛教授,采用這一新方法,僅需要一對超糾纏,即可實現量子糾纏的純化。從理論上估算,純化效率可提高10億倍。這對于提高量子中繼速度十分有利,能夠為未來的長距離量子通信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對未來分布式量子計算也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