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解密,芯片解密,IC解密,加密狗復制,PCB抄板 中文版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芯片程序 PCB抄板 加密狗復制 軟件漢化 PCB量產 PCB LAYOUT設計
深圳思馳科技有限公司聯系人:劉工手機:13480151328電話:0755-83048995傳真:0755-83045278郵箱:pcbic80@126.com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布龍路168號富豪花園榮興商務中心302室(地鐵環中線坂田站A出口,坂雪崗大道與布龍路交匯處)
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越來越多的無人機走進人們的生活。如何對這些飛行器進行監管,成為值得思考的話題。
記者27日獲悉,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天弩團隊自主研發的“天弩”空中反無人機系統(以下簡稱“天弩”系統),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復旦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空航天系教授、飛行器設計研究所所長,項目“總師”艾劍良介紹,該系統集自動識別、跟蹤、打擊功能于一體,具有可超視距、低成本、適用范圍廣的優勢。這將與成本高、管控范圍小的傳統監管手段形成互補,更加高效地排除安全隱患,維護公共安全。
校方告訴記者,在“飛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中,團隊最新開發的分系統——“Helicarrier”多旋翼空中自主對接起降系統,獲得全場最佳實物演示獎和常規賽道二等獎。
據悉,大賽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指導,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國際宇航聯合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航空學會聯合主辦。
在團隊負責人之一、航空航天系2018級博士研究生王亮看來,傳統監管成本高、管控范圍有限;倘若遇到超視距、空飄物、雷達無法探測的目標,便無法實現有效管控。“弩”系統使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實現了自動目標識別、跟蹤定位、自主打擊三位一體。這極大地降低了監管難度與成本。同時,小型無人機可以隨時起降,也有助于適應更加復雜的環境,擴大泛用性。
2018年10月“天弩”空中反無人機項目正式啟動。2019年7月,“天弩”系統1.0版本亮相第五屆“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上海賽區金獎;8月,該系統參加第五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斬獲全國一等獎。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天弩”系統2.0版本已經誕生,在1.0版本實現預設路線自主飛行,自主識別跟蹤目標,并進行有效打擊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目標識別與跟蹤、夜間工作模式、抗干擾等更先進的功能。
據介紹,新版本還初步實現了多平臺協同組網。每一臺無人機既是任務的執行者,又是信息的傳遞者。它們不僅可以各自執行好預設的任務,也可將圖像、態勢等信息,通過數據鏈、中繼等形式,進行共享,傳遞給固定地面站、移動地面站。團隊方面表示,這意味著少量工作人員,即可對大范圍區域進行有效管控,進一步提高了空域監管效率和多任務能力。
透露,平臺無人機最大續航時間已達45分鐘,小型任務無人機工程樣機也已實現10分鐘續航。在未來減重提高集成度后,成熟的“天弩”Helicarrier系統有望實現6架無人機順序自主起降,協同組網。(完)